查看原文
其他

方言与民俗(音频)| 张嘉楠:诜村康公诞(番禺大石话)

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-01-18

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,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


在广州番禺,庆祝康公诞这个传统民间活动的有多个地方,但是在大石街,只有诜村村有康公诞。每年农历七月初九到七月十三(诜村康公诞的正日),诜村康公庙便会挂上灯笼、彩旗,村里弥漫着节日的气氛。康公诞,又称主帅公诞,是诜村一年一度的盛事。

(康公诞)


一、康公诞的来源

康公诞的来源


据民间史料记载,康公,姓康,名保裔,河南洛阳人。年轻时,他锄强扶弱,为了维护家乡安宁,还劫富济贫。把贪官污吏,豪门巨绅的财物,分给贫苦大众,是人们尊敬的江湖侠士。宋真宗咸平三年,辽兵入侵,康公保裔任高阳关主帅,在危急之时,他英勇奋战,保家卫国,但最终寡不敌众,在黄河之滨打仗时,为国捐躯。朝廷为嘉奖康氏的忠节,为其立牌匾。后人感其忠烈,尊称其为康公、康王。

(康元帅)


那么,为何诜村村也会敬奉康公呢? 相传牌匾可是顺着水流流到华南地区的,有一天出现了一大群鸭子拥着一块木头靠岸的神奇景象,一位木匠发现后拿起木头一看,惊呼:“不得了了,原来是我们的功勋元帅康公。”便立马搭棚供奉,之后在各地传开了,人们大多数都听说过这个武将的丰功伟绩,康公诞便流传于民间了。

(诜村康公庙外景)


1888年,康公开始在诜村被供奉。上世纪80年代末,诜村村民集资重修了康公庙。重修后的康公诞是由老一辈的张叔公带头筹备的,筹办组历经了三代人。

(诜村康公庙内景)



二、“不吃鸭”的习俗

关于康公诞的来源,也许年轻一辈的村民已经不知晓了,但是不吃鸭的习俗,村民至今仍遵守着。据闻当年康公打仗失利,在逃走的时候被追到河边,由于康公所走的是泥泞小路,在路上留下一长串脚印,但是敌军可以根据脚印发现康公逃跑的方向。正当康公无计可施时,一群鸭子从河滩走过,把康公的脚印覆盖掉了,康公才得以逃脱。康公就认为鸭是有灵性的,从此不食鸭。后人也遵其意愿,康公诞期间不杀鸭或吃鸭。

(一群小鸭子)


农历七月初九到农历七月十三这五天,很多村民都会到康公庙拜祭康公。晚上,诜村礼堂都会上演精彩粤剧,即广州人常说的“做大戏”。“睇大戏”成了庆祝康公诞的必备环节之一了。

(“做大戏”)


在康公诞正日,还会有醒狮队在康公庙附近“舞狮”庆贺。晚上,村里大摆筵席,外出的村里人大多会回来,也会宴请亲朋好友前来庆祝,坐下来吃个饭叙叙旧,联络彼此的感情。

(舞狮)


(历史资料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文与诵读:张嘉楠,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

方言点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




图文编辑:泳  思

图文审读:廖小曼

责任总编:老  甘

投稿邮箱:jnufyzx@163.com


往期精彩回顾:

方言与民俗(音频)| 陈伟泉:我的西街(组诗,诵读:蒋东煌,泉州话)

方言与民俗|半生少年:潮汕工夫茶(潮阳西胪话)

方言与民俗| 曾怡:这些客家话动物歇后语,你知道吗?


(苹果用户专享点赞二维码)


(保护方言需要你我共同努力)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